奥派经济学工程师的合流
作者 wer5lcy(就是网从同学)
本篇纯猜想。
把这件事完全写清楚,暂时超越了我的能力,仅提供思路,以勃一笑。
(一)科学与技术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有且仅有两股力量:
- 科学技术的发明
- 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就科学与技术的辨证认识,大Boss上周问了我们一个问题:火箭将卫星送入太空,是科学更先进,还是技术更高明?
早在17世纪,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就设想过物体如何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从而计算宇宙速度;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发表了《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提出了火箭飞行速度同火箭发动机喷气速度、火箭质量、燃料质量关系的公式,而后设计了火箭推进器、多级火箭方案,并提出了密封舱和空间站的设想,以及在太空生存必需的密封生态循环系统、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食品等设想。
图片:牛顿大炮
然而,人类在1926年才发射第一枚火箭,上升高度12.5m;二战末期,德国V-2火箭最大弹道100km。进入21世纪,人类也没有完全解决火箭发射中的共振技术问题,杨利伟险些因此牺牲,而共振现象的方程,早在牛顿时代就有求解;一百年过去了,卫星发射,仍无法实现民用航空级别的稳定可靠。
所以,我想化用一句经济学名言来回答。
生产者和生产者相互竞争,消费者和消费者相互竞争,生产者和消费者从不竞争。
科学和科学相互竞争
技术和技术相互竞争
科学和技术从不竞争。
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和技术被以“科技”一带而过,但同为逻辑学的产物,两者还是存在一些区别。
- 科学的范畴,在于可证伪。
- 技术的范畴,在于可实现。
- 在推理方法上,科学更倾向于归纳推理;技术则更倾向于演绎推理。
- 科学采用抽象的逻辑思维;技术采用具象的逻辑思维。
对于同一个学科而言,虽然科学和技术的核心知识是重叠的,但是二者的工作流是截然不同的——以至于人们虽然会用“科技”一词将这些教条归为一体,但绝不会搞混“科学家”和“工程师”。
(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站上写着:学术型学位按照学科门类授予,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虽然我在工学已经度过了7个年头,但出于现实世界的巨大教育,我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换取另一部分的开悟。
科学的范畴是可证伪的命题。然而,符合“可证伪”命题的却不一定是科学。工程学科最常见的伪科学论文灌水方法之一,是挑一个搞对搞错对作者来说都没有责任的问题,提出一个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现象,套用逻辑推演方法,推理出一个错误/难以验证的改进措施。——然后,用同样的前提写10篇论文,自引45次,你就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家”。
汉芯一号、TD-SCDMA、WAPI加密、IPv9协议,反转基因运动,地震预测,出生人口预测
接下来,你打出一个“自主可控”“控制风险”的大旗,拿不存在的现象可能产生的滔天后果,去恫吓需要为此承担责任的话事人,为你带来各种各样的资源。最后,如果什么也没有发生,自然可以喊“稳中向好”;搞砸了,则可以喊“稳中有变”。
图片:地铁垮塌
一个学科的理论越容易在现实中辨识,则伪科学的生存空间越小。
土木工程学科是罕有人胡闹的,因为出了事故一定会进局子。然而经济学界不是这样。
经济学者以及主管政策的官员,一言一行的代价与所造成的后果之间有着天量的不对称。用市政资金上了一批永远亏损项目的官员拍拍屁股走人,代价由几年后的老百姓承担;证券卖方随便写什么报告,反正资产包卖掉了就抽2%佣金;且不说个人,甚至征收资本利得税CGT的外国政府,你投资盈利的时候跳出来割你一刀肉,赔钱的时候却绝口不提赔偿,凭什么。
科学和科学相互竞争。假以时日,我们希望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能够胜出,因为其最为求是。
- 办公室里都是不拿加班费的同级别文员,你凭什么嚷嚷“能者多劳”就拍拍屁股走人?
- 所有人都在喊“再买就剁手”然后买买买,你凭什么把“人是理性的”作为基本假设?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中国人的祖训,你凭什么你出的政策喊喊狠抓落实就能起到效果?
- 人是有自私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 人的经济活动是带有主观性的——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
- 未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这更是一个客观事实。
以下摘录 理想蝈《我为什么喜欢奥派经济学?》(有删节)http://www.sohu.com/a/120955152_488810
奥派经济学认同个人主观主义方法论,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佳臬!在市场经济中,人非如主流经济学所认为的同质的、冰冷的原子存在。人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其具有异质性,个人拥有部分知识且有限理性。个人基于自然观下的私有产权,在自由、法治、民主和平等的普世价值观的指引下互相之间进行分工、生产、交易与合作,从而达到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个人财富,让人免于贫穷的困扰。在奥派经济学的世界里,自利并不可耻,反以为荣。自利是高尚的,因为自利而催生利他,“商业才是最大的公益”。
奥派经济学是理性科学之学,是因为其建立在人的行为公设之上的逻辑演绎。个人在自身观念的指引下,以市场价格引导个人经济计算,选择合适的手段而实现自身目的。那些声称为了集体和国家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大多无非打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谎言在为自己谋福利!那些信誓旦旦的计划者违背个人主观知识的分散性,为他人计划设计的梦想必会失败!奥派经济学认为只有借助于市场本身的价格机制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协调,进而产生自发的秩序。任何政府干预市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必将扭曲市场价格机制而引起资源错配、经济波动,严重时引发社会崩溃,上世纪三十年代与二零零八年的经济危机即为政府政策干预的恶果。
奥派经济学是面向未来、动态之学。奈特在其著作《风险、不确定和利润》中认为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不确定性,称之为风险和不确定性。其中风险是可以计量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专门指不可计量的不确定性。但真实世界是面向未来的,不确定的,无法用计量方法准确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奥派经济学通过引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企业家精神,将把握不确定性的任务交给具有不完全且分散知识的企业家,促使企业家依照市场价格机制作经济计算。在预期正超额利润的激励之下进行创新性生产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动态过程,而后根据预期与实际实现的结果之差收获利润或承担损失。在无数企业家的试错过程中实现经济的创新性发展。因为市场竞争过程的动态性,市场中并无永恒不变的因果关系。
所以。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这里开始:豆瓣《奥派经济学入门推荐》书单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3725507/
(三)经济学家好穷
然而,经济学家,往往是比较穷的。我的意思是,并不比其他学科的科学家更富裕。
我13年夏天在宝岛遇到个趣事。同学一行从日月潭坐巴士下山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白发老头子,一听到我们内地口音灰常地激动嚯,拉着我们不给下车,一直聊他是大陆红太阳的坚定学生。问了一下,无妻无子无固定资产,老爷子临别之时塞给我一个名片,上面写着XX理财公司。5年多过去了,不知道老爷子理财效果几何,有没有输光猫粮。
在现代经济学的熏陶下,上半年我老妈去复旦进修,不但能判断老师水平的高低,甚至还敢当堂问老师的个人理财水平,回到家告诉我这老师理论也够混乱,实操也不见得就咋地…
然而,Austrian School的巨匠,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在经济上的收益也远远追不上他在经济学的成就。二战前,在维也纳大学,他只能作为一名无薪讲师授课;在政界,作为非正式顾问,也仅仅是商会书记办公室的一名小职员而已。1934年,他接受了日内瓦国际研究学院的教职,离开维也纳。1938年,纳粹军队进驻维也纳的当晚,米塞斯的住所就被查抄。等到法国沦陷后,米塞斯终于同意了他妻子的建议,移民美国,米塞斯到达美国的初期经历了一段阴郁的低潮期。一个年近六十的老者,失去了一切,还要依靠自己的学生和朋友接济度日,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致命的打击。直到1943年,纽约大学和经济学教育基金会的两份工作也解决了他的生计问题。
东方早报《米塞斯:做一位正确的知识分子》 http://money.163.com/16/0821/11/BV05I1RG00253B0H.html
如本文开篇所述,米塞斯到达美国的初期经历了一段阴郁的低潮期。一个年近六十的老者,失去了一切,还要依靠自己的学生和朋友接济度日,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致命的打击。
图片:人的行为
人们已经习惯了用论文、专利、专著评价其他学科教授的水平,但经济学家却不尽然,因为他们研究的对象就是财富。
- 有一些“经济学家”穷,是因为他们所教授的理论不够准确。
- 奥派经济学巨匠“很穷”,是因为他们仅仅是科学家。
科学家发现了科学规律,
却没有形成技术,
更没有促成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说的俗一点 手没沾钱。
怎么办呢。
下篇说。
(wer5lcy,2019年1月2日,上海嘉定)
在继续之前,来给经济学派补充一点资料。
张维迎:我是如何认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 http://www.eeo.com.cn/2017/0906/312218.shtml
许小年:奥地利学派的当代意义 http://xuxiaonian.blog.caixin.com/archives/168112
(四)时间机器
工程技术总体上是滞后于基础科学的。
- 质能方程是1905年提出来的,第一颗原子弹用了40年,第一颗氢弹用了46年,只是能量最粗暴的释放。
- 广义相对论1915年发表,58年后才在GPS时钟上应用,而引力波的观测花了102年;
- 快如量子力学,半导体、激光器、显微镜和磁盘,只能算是”雕虫小技”。
然而,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则更加滞后。
- 赵昱写了一篇《国产盾构机解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非常好。
国内第一台手掘式盾构晚于国外128年,2009年盾构85%靠进口;直到这两年,国内已有15个自主厂商,而Elon Musk则召集人手一年内从零开始造好一台,终于可以说基本普及。
- 在《什么时候大涨价》里,我放了一张美国家庭消费品市占率曲线。
我简直想破头了,为什么洗衣机发明了60年,还没进入家家户户。
人类需要的,是更多的能源。
聚变发电呢?过了一百年了,输出功率尚未超过输入功率。
——很欣慰的是,快了,我们的孩子应该可以见到。
可是,人造虫洞呢?二向箔呢?
时间机器呢?在哪里?
在物理学上,我们还不能制造一台“回到过去”的时光机,但我们可以制造一台“去往未来”的时间机器。
很简单,把人装进足够快的火箭上出去兜一圈,回来就OK了。
然而,机子呢?
(五)经济学工程师
科学家做的事是从纷繁复杂的实验现象中,提取出最具有解释性、最精确的规律,并加以验证。
工程师则要在核心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克服理论中并不关注的其他学科问题,实现(implement)人类可操纵(operable)的产品的设计(design)和制造(manufacture)。工程师,是最关心民生福祉的。
金融的本质,是 财富 在 时间和空间 的转移。 金融 就是一台 时间机器。
物理学没有造出来的,经济学可以。
金融工程师 (Financial Engineering) 通过基本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期货等,依据客户的要求设计加工,使收益、币种、风险和期限形成合理的组合,构成较复杂的金融创新产品,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金融工程师主要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从事产品开发、定价、风险及投资组合管理工作。
那你为什么还要再发明个新词。
因为,金融工程师只用了数学,压根没有用到经济学!
奥派经济学工程师,做的事是:根据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关注某些经济理论所产生的有害策略(Policy),实现可操作的套利模式(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制造。By doing this, the vulnerability of such policies are revealed faster and deeper, therefore increases the long-term total welfare of the whole society.
而现在最显著的,是法定货币(纸币)体系下的通货膨胀。原理很简单:
- ZF控制了中央银行,从而掌握铸币权。
- (不论任何原因) 政府花费超过了政府收入,从而产生财政赤字。
- ZF支出是刚性的,无法缩减。
- 因税制+管制已达到平衡点,加税只会引起经济规模下滑,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小。
- 故有两种选择:
- 向民间发行国债。这会引起利率上升,大幅提高资金成本。
- 向央行发行国债,即为印钞。如果印钞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 在1的前提下,为减小利息支出,选择印钞。财政进入以贷养贷的阶段,上限为只还利息。
这件事情恶心就恶心在,它是全球性比烂的,你无处可逃。
RMB和欧元区希腊财政破产就不说了,美国也是一样的。其他的南非、巴西、阿根廷,更加糟糕;当印钞量过大时,汇率会失控,此时若国家有外债,全家崩溃。
@主笔唐驳虎 《你们在紧盯川普蛮霸世界,我只关心美国啥时候破产?》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14349803032867 《读懂巴西(3)从经济奇迹到国家破产 需要几年?》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02381947973749
图片:飙升中的美国国债利息
虽然,各国之间水平仍分高下:
@来去之间: “中国的负债投资形成的都是固定资产,欧猪们的负债都成了福利进了下水道。这就是本质区别”
但是,考虑到整个的社会后果,大量印钞仍然存在巨大的负面效应。
- 剥削储蓄。尤其是中国,储蓄购买力以每年约10%的速度漏水,中老年人损失惨重。
- 过量消费。没有投资能力的人,为避免损失会选择“月光”,甚至负债消费,长久之后削弱国民素质。拉美尤甚。
- 加剧资产泡沫。超发货币超过了社会商业流通用量,寻找出路的热钱将会推高资产泡沫。
- 导致社会结构扭曲。靠近货币供给一侧的势力会“莫名其妙”致富,形成食利团体。
所以,工程师们呕心沥血设计了几类不同的实现方式。
- yevon_ou是其中一类:构建以房贷为核心的资产组合包。
- Satoshi Nakamoto是另外一类:使用经济激励构建稳定的点对点数字现金。
本文并不想讲述其系统架构,但是与其他工程领域相同,这些设计中面临的现实约束、多学科交叉,以及精妙的实现手段,不亚于任何一个其他工程领域。
图片:美国的Kilopower空间核电源设计图
然而,经济学作为人人可以插一脚的话题,设计者们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受的巨大痛苦,以及外界无穷无尽的诋毁,是除了詹天佑一代人以外的现代工程师所难以体会的。
在《什么是真正的财富》讲稿 https://mp.weixin.qq.com/s/Jqbm2LK3LKlkhjJUjQOQDw 中,yevon_ou已经向读者介绍了“搭桥法”设计“致富路线”的机要,然而他也不得不再次重复几句奥地利学派中被视为最基础的公理。
财富是人的财富。
所以,没有人,就没有财富。
这就是第三类工程实现方式,以携程梁建章、多益网络徐波带头:在现有各国法律框架下,尽可能多地获得子孙后代。甚至,就连诺奖得主也无法否定,见下图。
随着科学的普及,
相信还会出现更多门类的经济学工程师,
以及,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六)合流
好了,本文要说的事情是:
- 就像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一样
- 基于相同的方法论,接近的思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工程师们,将会合流,形成一个共同的社群。
可以看看 人文经济学会 的微信公众账号。
或者还有 铅笔经济研究社 http://www.impencil.org/authors 现在的作者(会员)列表。
合流已经开始了。
(wer5lcy,2019年1月4日,上海普陀)
比特币Satoshi Vision(BSV)是今天唯一遵循原始Satoshi Nakamoto白皮书的比特币项目,它遵循原始的Satoshi协议和设计。BSV是唯一一个维持比特币原始愿景的公共区块链,建设metanet,并将大规模扩展成为全球新的货币和企业区块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网站对文中关于比特币,BSV,比特币SV,bitcoinsv等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svers.com/824.html